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在2011年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并呈現市場結構和行業內企業結構發生變化的特點。
“2011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預計實現12%左右的增長速度,全年完成工程總產值預計達到2.35萬億元。”11月15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七屆一次會長工作會上表示。
在廈門召開的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七屆一次會長工作會,是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組成后召開的第一次會長工作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顧問張恩樹、名譽會長馬挺貴、會長李秉仁、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曉一出席會議,各企業副會長、名譽副會長和部分省、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近60人參加會議。李秉仁作重要講話,劉曉一作《2011年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秘書處工作報告》。
市場結構之“變”
建筑裝飾行業市場區域結構更為平衡
在分析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對建筑裝飾企業的影響時,李秉仁表示,建筑裝飾企業在危難中經受了考驗,發展的腳步更為堅實,應對市場的機制更為成熟,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我國建筑裝飾行業長期存在著東強西弱的明顯差異。李秉仁認為,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中部堀起、東北振興等發展戰略的實施,中、西部地區的建筑裝飾行業得到迅猛發展,未來建筑裝飾行業市場從區域結構上將趨于平衡。
“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濟南全運會等大型活動籌建中,已經透支了當地的基本建設任務,當地裝飾市場增長乏力。而中、西部地區裝飾市場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增長強勁,使建筑裝飾行業市場從區域結構上看更為平衡。”李秉仁說。
李秉仁表示,中、西部資源型城市的迅速堀起,建設項目大、建設標準高、投資能力強,使當地建筑裝飾市場發展很快。由于經濟體制與機制改革的深化和房地產開發商的戰略轉移,中、西部開發建設中的業主結構也更加多元化,特別是大型裝飾工程項目,民營化業主將增多。
企業結構之“變”
建筑裝飾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10年,建筑裝飾行業百強企業的平均產值已經達到12.9億元,大大高于行業整體增長幅度。百強企業工程產值總和,已經占到行業總產值的近7%,呈現了逐年提高的態勢。2011年業內領軍企業已經超過100億元的合同額,增長速度達到近50%。
李秉仁說,由于我國建筑裝飾市場日益成熟,建筑裝飾企業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大,品牌在工程資源分配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業內有知名度的大企業,發展速度大大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同時,他指出,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企業結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型集團化裝飾企業的數量和品質穩步提高;大量走專業化發展的企業,專業化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小企業的特色日益突出。企業總體數量雖然略有縮減,但結構更趨合理,生存與發展能力普遍增強。隨著符合市場需求的企業結構不斷優化,市場細分不斷深入,專業工程項目日益增加,市場競爭秩序有所好轉,大企業在大型工程項目中的合作水平有所提高。
行業發展之“變”
建筑裝飾行業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
談到明年工作時,李秉仁要求在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基礎上,結合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轉變發展方式,樹立行業新形象結合起來;二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行業結合起來;三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推動行業產業化進程結合起來;四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提高企業的設計能力與水平結合起來;五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加強企業品牌建設結合起來;六是要把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與提高人才聚集能力結合起來。建筑裝飾行業要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道路。
劉曉一在《2011年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秘書處工作報告》中,對明年中國建筑協會秘書處的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和安排。他表示:一是要加強行業的技術立法,完善行業的標準、規范體系;二是著力解決行業技術職稱問題;三是要推廣本次換屆選舉和秘書處領導班子調整的經驗;四是進一步加強協會內部的協調和管理。
在談到行業的標準體系時,劉曉一指出,今后要根據產業化發展和專業化的要求,找出行業標準、規范體系中的缺失環節,發揮協會了解行業、熟悉企業的優勢,組織編制相應的規范和標準,以技術立法推動行業發展,在加強行業法制的建設中,提高協會的話語權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