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為期兩天的“未來大師”國際酒店設計邀請賽在蘇州落下帷幕。期間,大賽邀請了來自意大利和加拿大的5位設計大師作為評委,分別主導五個設計工作坊,對50套入圍設計作品進行點評,最終評選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并進行了頒獎。在大賽期間,鳳凰家居就中國設計發展問題,采訪了出席嘉賓晶宮裝飾設計院院長陳觀宇。
【鳳凰家居】:能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設計院的運營方式嗎?
【陳觀宇】:目前我們設計總院,下屬有10個分院,大概有220人,包括酒店、辦公空間、醫療空間、豪宅、幕墻、機電智能化等類別。
【鳳凰家居】:設計院和設計公司相比優勢主要在哪里?
【陳觀宇】:設計院相比一般的設計公司具有平臺優勢,我們接觸的客戶比一般設計公司的面要廣。而且我們有專門的營銷團隊,行政團隊,這也不是一般設計公司或者設計所能夠比擬的模式。資源方面也相對比較豐富一點。
【鳳凰家居】:您個人現在比較專注哪一方面的工作?
【陳觀宇】:我比較關注設計院的運營模式,我們是國企改制過來的,到目前來說整個運營還是有一種國企的影子在里面。有些設計師可能覺得給他們發揮的空間不大,所以我們在考慮,怎樣改變這種情況,是否要調整整個設計院運營的方式,還在探索。
【鳳凰家居】:您覺得怎樣的模式才適合設計師的發展?
【陳觀宇】:現在國內真正能夠摸索出一條很好的路子的公司,就只有2、3家,大部分設計公司還在摸索怎樣適合自己發展的路。設計師是一群不太好管理的團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我們基本上用比較松散的方式去管理。但由于我們公司是國企改制,又不可能太松散。像我們公司,有一個末位淘汰制,經過對10個設計分院幾年的綜合考評,最差的我們會淘汰。
【鳳凰家居】:大家幾年淘汰一次?
【陳觀宇】:2—3年。
【鳳凰家居】:您做管理之前,是不是也是做設計項目?
【陳觀宇】:對。
【鳳凰家居】:您從設計師轉變為管理者的角色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陳觀宇】:主要是人的管理,相對來說我的經歷會多一些,以前我除了做設計,還有搞西餐廳、酒吧。
【鳳凰家居】:運營餐廳、酒吧與設計的管理還是不太一樣的,區別在哪里?
【陳觀宇】:我覺得所有的行業都相通,就是跟人打交道,怎么發揮你員工的積極性,怎樣揚長避短。
【鳳凰家居】:設計師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你們的秘訣是什么?
【陳觀宇】:這個需要靈活把控。有些客戶比較搖擺,這種客戶你要用專業的東西去引導他。但是有些客戶非常主觀,他不喜歡變,我們就順著他的思路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慢慢引導他,告訴他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必須先順著他,然后再說服他。
【鳳凰家居】:你們現在做公共空間比較多,還是室內設計?
【陳觀宇】:如果從整個產值來看,酒店我們基本上占1/3,其它是一般的辦公空間、公共空間。
【鳳凰家居】:做公共空間比室內更難,因為接觸到的人不止是客戶,還有第三方的使用者。因此,你們在做公共空間設計的時候,你們更多是考慮什么因素?
【陳觀宇】:我認為主要考慮舒適性、休閑,我們用兩個字叫人居。過分強調奢華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很多人從國外回來跟我說,陳總你去國外看香格里拉酒店,大堂很小氣。人家在乎的不是大堂的大小,而是你住得舒服嗎。現在國內很多酒店走進一個誤區,大堂一定要富麗堂皇,我們用很多好的石材,不是不行,但是不是說這樣做才是好東西。
【鳳凰家居】:可能方向上面會有一些偏差。
【陳觀宇】:對。我覺得個別的設計師太在意材料的堆砌,完全沒有他自己的個性。
【鳳凰家居】:因此,您認為中國的酒店設計需要做出怎樣的改變?
【陳觀宇】:作為設計師我們要多點走進生活,當然專業知識肯定重要,但是我認為在這個平臺上,大部分的設計師都是差不多,不一樣是走進生活的角度不一樣,你有沒有用心走進生活。
【鳳凰家居】:你們公司是怎樣鼓勵員工去走進生活?
【陳觀宇】:第一,我們不定期會有論壇,拿出方案讓大家討論。第二,我們每年會組織骨干出去考察,在過程當中學習。第三,我們內部會搞方案競賽。
新聞鏈接:
http://home.ifeng.com/special/futuremaster/news/detail_2014_06/24/2482049_0.shtml